B社前总裁皮特·海因斯:收购始于尊重,而非资本!

赵美心

2025-09-08 16:44:01
5 浏览

近日,外媒gamesradar发表文章称,贝塞斯达(Bethesda)在2000年代后期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收购,其初衷并非简单的资本扩张,而是源于与志同道合的开发团队深度合作的意愿。这一观点得到了贝塞斯达前发行总裁皮特·海因斯(Pete Hines)的证实。

在接受DBLTAP采访并回顾其二十年公司生涯时,海因斯提到,当贝塞斯达开始收购其核心的《上古卷轴》和《辐射》团队以外的开发商时,“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”。在短短数年内,公司先后将id Software(《毁灭战士》)、Arkane Studios(《羞辱》《掠食》)、MachineGames(《德军总部》)以及Tango Gameworks(《恶灵附身》《Hi-Fi Rush》)等一众杰出工作室纳入麾下,从而将从角色扮演游戏起家的贝塞斯达,转型为一家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发行厂商。

海因斯强调:“我们非常尊重id Software所取得的成就。实际上,当时的对话并不是‘我们想收购你’,对于MachineGames和Arkane也是如此。一切始于‘我们非常渴望与你们合作,极度尊重你们的工作,并且我们拥有共同的理念’。”在谈到一度关闭后又重生的Tango Gameworks时,他补充道:“如果有机会与《生化危机》之父、Tango创始人三上真司合作,你永远都应该说‘好’。”

尽管贝塞斯达旗下游戏类型多样,但它们共享一种内在的共性——即在当时的游戏市场中,这些类型(如单人FPS、沉浸式模拟和经典第三人称恐怖游戏)都相对独特,并非主流选择。

海因斯还指出,通过收购实现发展的最大好处之一,是促进了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与知识共享。“这变得非常有用。举例来说,如果你在贝塞斯达游戏工作室负责枪械设计,那你很可能应该去和id Software聊一聊,看看他们是如何让枪械手感如此沉重且富有冲击力的,”他解释道,“我们希望让这些团队能够自由地创作他们真正想做的游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