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向全球开放

赵美心

2025-11-25 12:22:02
5 浏览

中国科学院于24日正式启动“燃烧等离子体”国际科学计划,宣布面向全球开放包括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在内的多个领先核聚变实验平台。该计划将通过设立开放科研基金、支持国际科研人员互访交流、搭建联合实验平台等方式,围绕聚变物理前沿问题开展深度合作。

在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,来自法国、英国、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聚变科学家共同签署并发布了《合肥聚变宣言》,倡导开放共享与合作共赢精神,鼓励全球科研人员赴华开展聚变能源相关研究。

核聚变能因原料丰富、清洁无碳,被视为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之一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、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表示,随着ITER及BEST项目持续推进,聚变研究正进入“燃烧等离子体”新阶段。他形容这一阶段“如同火焰能够自我维持”,是未来实现持续聚变发电的基础。

宋云涛指出,探索燃烧等离子体是进入“无人区”的科研挑战,既面临众多工程与物理难题,也需凝聚全球智慧。BEST装置作为中国下一代“人造太阳”,建成后将开展氘氚燃烧等离子体实验,目标实现聚变功率20兆瓦至200兆瓦,并验证能量产出大于消耗,为演示聚变能发电迈出关键一步。

中国在核聚变领域已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,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(ITER)计划的中方主要承担单位,目前与全球50多个国家的120余家科研机构保持着稳定合作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