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老玩家的记忆里,有一些游戏类型曾经是青春的代名词。RTS 带来的深夜鏖战、音乐游戏里的手速狂潮、文字冒险中一行一行的对白与泪点……这些类型一度风光无限,但如今却逐渐淡出了主流视野。取而代之的,是数量庞大、玩法趋同的大制作。
这并不是说它们不再存在,而是它们被“遗忘”了。遗忘在市场的角落,也遗忘在越来越快节奏的娱乐消费里。
“被遗忘”的RTS
如果要挑选一个最能代表“被遗忘”的类型,RTS(即时战略)必然榜上有名。
在上世纪末到 2000 年代初,《红色警戒》《星际争霸》《魔兽争霸》几乎是网吧文化的代名词。资源采集、兵种克制、战术运营……它们不仅考验操作,还让玩家在一局游戏中体验到斗智斗勇的快感。
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RTS 却渐渐被主流市场抛在身后。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门槛过高:玩家需要同时管理资源、建造和战斗,对于习惯了轻量化玩法的新世代玩家来说,这样的学习成本显得难以接受。另一方面,MOBA 和吃鸡的兴起,也直接抢走了 RTS 的受众。《英雄联盟》与《DOTA》把“即时操作+对抗”简化成了更易传播的模式,而 RTS 则成了过去的记忆。
如今市面上还能被提起的作品,可能只有《帝国时代 IV》这样的续作,或者零星独立团队的尝试。它们更像是“老兵的安慰剂”,远不足以让 RTS 重回舞台中央。
音乐游戏的退潮
音乐游戏和 RTS 完全不同。它的衰落并不是单纯的“玩法过时”,更像是一种文化场景的消失。
在街机厅最热闹的年代,音乐游戏就是公共狂欢的代名词。《劲乐团》《太鼓达人》《Beatmania》,无论你是独自上手还是围观他人表演,它们都带着强烈的社交属性。那是一种“玩游戏就是表演”的氛围,节奏感和手速不只是分数,而是可以让周围人欢呼喝彩的资本。
进入家用机和客厅派对时代,《吉他英雄》《Rock Band》让音乐游戏再次辉煌。塑料吉他和鼓组看似廉价,却撑起了无数家庭聚会的夜晚。音乐和互动结合成了一场聚会游戏,它的魅力在于“共享”。
然而,当游戏逐渐转向个人化和移动化,这种文化逐渐褪色。如今的音乐游戏更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,《Cytus》《Muse Dash》让人随时随地能敲出节拍,这种体验早已不再是公共狂欢,而是耳机里的独自节奏。对很多年轻玩家而言,音乐游戏就是“通勤地铁上的消磨时间”,再难重现当年街机厅的喧嚣与聚会的热烈。
音乐游戏没有彻底消失,它依然存在于小圈子里,甚至不断在形式上创新,比如《Rhythm Doctor》就用“第七拍”这样的新机制收获好评。无论如何,它的文化场景已经不可逆地改变:从公共到私密,从群体狂欢到个人独奏。这种转变本身,就是一种被遗忘。
文字冒险与视觉小说的困境
如果 RTS 和音乐游戏的衰落是“玩法门槛”与“文化场景”的问题,文字冒险和视觉小说的困境,就更像是“被时间推着遗忘”。
在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初,日本的文字冒险和视觉小说是叙事类游戏的中坚力量。从《AIR》《CLANNAD》到《Ever17》,它们用图像、音乐和文字交织出复杂的故事。玩家愿意花几十个小时坐在屏幕前,看着对话框一点点展开,那是属于一个年代的耐心与沉浸。
如今时代变了。玩家们习惯的是即时反馈、快节奏的交互。视觉小说的“读文本—选分支—继续读文本”的节奏,越来越难留住注意力。相比之下,3D 开放世界、全语音演绎的叙事方式显然更符合当下的消费习惯。即便视觉小说题材依旧在更新,《Steins;Gate》《428:被封锁的涩谷》这样的名作也依旧有人称道,但更多时候,它们是“资深玩家口中的经典”,而不是市场主流。
这类游戏的困境,不仅仅是节奏问题。它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它难以大规模发展。缺少强交互性的核心玩法,意味着它很难长期吸引玩家投入;叙事本身又对剧本质量有极高要求,而优秀编剧在行业里稀缺且昂贵。于是,视觉小说常常在小而美的范围里自我循环,逐渐从“曾经的主流”退到“爱好者的小众”。
经营游戏的边缘化
在许多人心中,经营养成类曾经是“最有温度”的游戏类型。无论是《模拟城市》《主题医院》,还是更贴近生活的《牧场物语》《模拟人生》,它们都强调一种长期陪伴式的体验: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看着一座城市、一家医院、一个虚拟人生慢慢成长,这种满足感是独特的。
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,传统的经营养成类逐渐被挤压到边缘。原因并不是玩家不再喜欢“建设与陪伴”,是这种体验被移动端、轻量化产品改造了。《开心农场》《部落冲突》到如今各种挂机养成手游,它们借用了经营养成的框架,却削弱了其中的思考与沉浸,把原本的“慢热与深度”换成了“快节奏与数值驱动”。
在主机与 PC 市场,复杂的经营模拟仍然存在,比如《城市:天际线》这样的代表作。但它们往往面向小众核心玩家,门槛高,学习曲线陡峭,很难在大众市场取得广泛传播。与此同时,更多“带有轻量经营元素”的游戏反而风头更劲,比如《动物森友会》或《星露谷物语》,它们用休闲、社交和个人表达取代了传统经营的系统复杂度。
于是,经营养成类逐渐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:要么极度专业化,成为硬核小圈层的玩物;要么被改造得轻量化,融入到休闲或手游的生态中,失去了原本的深度和沉浸感。作为一个完整的类型,它的存在感正在逐渐模糊,变成市场上“见过却很少纯粹接触”的影子。
被遗忘的价值
现如今回顾这些被遗忘的类型时,很容易产生一种“它们失败了”的错觉。RTS 被 MOBA 和自动战斗取代,音乐游戏的喧嚣消散,视觉小说的节奏显得过时,经营养成在轻量化与硬核化之间失衡。它们确实失去了往日的主流地位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毫无价值。
事实上,这些类型的“被遗忘”,本身就是游戏历史的一部分。它们在最辉煌的年代塑造了玩家的审美与习惯,留下了许多后来者仍在借鉴的设计思路。RTS 的战术张力,音乐游戏的节奏互动,视觉小说的分支叙事,经营养成的陪伴感,这些元素如今仍然散落在不同作品之中,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。
更重要的是,这些被遗忘的类型提醒我们:游戏并不只是市场和流行趋势的产物,它同样承载着玩家的情感记忆和文化意义。当一种类型不再“卖座”,它的声音就会被压低,在小圈子里,它依然能被珍视,被守护。那些仍然在坚持制作 RTS、写视觉小说、设计小众潜行关卡的开发者,本身就是对这种价值的注脚。
所以,“被遗忘”并不等于彻底消亡。它意味着它们退居幕后,从主流的舞台走向边缘的角落。而在这些角落里,它们依然以独特的方式存在着,等待下一次时机的到来。
马可波罗必出的核心装备是破甲弓吗?
孤岛惊魂6官方支持简体中文字幕和配音吗?
率土之滨4星刘备关羽张飞组合值不值得培养?
王者荣耀官方给出司空震远程和近战的攻速阈值分别是多少?
2024年关羽冰封战神会不会返场?
王者荣耀出什么装备可以克制扁鹊毒的持续掉血?
王牌竞速目前最好用的竞速车是哪个?
怀旧服沙塔斯怎么直接传送去海山副本?
魄罗骑士是不是瑟庄妮最值得入手的皮肤?需要多少钱?
文明6内存多大?一共多少个G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