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恐学生扮演NPC逃避社交 校园“人机”引社会关注

赵美心

2025-10-25 15:52:02
15 浏览

“人机”式社交模式正在中学校园中形成新的风潮。这种源自游戏术语的社交方式,要求学生像非玩家角色一样保持情绪淡漠、被动回应的低能耗状态,相关教学视频在B站获得超百万播放。学生们通过降低存在感、稳定排名、简化社交来规避人际交往,这种模式虽能减少麻烦,却也导致倾诉渠道缺失与潜在孤立风险。

清华大学心理康复团队2021至2024年对42万名中小学生的调研显示,社交无能力、学习无动力与对真实世界无兴趣已成为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。2025年8月发表的深圳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一步证实,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学生存在智能手机成瘾问题,40%-50%的学生呈现轻度及以上焦虑抑郁症状,这些心理问题与社交孤立形成恶性循环。

这种现象并非中学独有。大学课堂的“低头族”与“节能模式”同样凸显着人际疏离。《三联生活周刊》观察发现,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“搭子”社交、线上兴趣小组等低负担形式满足情感需求。Just So Soul研究院报告显示,仅7.9%的年轻人认为传统亲密关系能满足情感需要,短期目标一致的“搭子”关系已成为重要精神支持。

从中学到大学,年轻人正在重构社交模式。这种转变既是对功利化社交的疲惫回应,也蕴含着对纯粹人际关系的深层渴望。专家指出,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,比简单评判社交方式更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