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上老猫在地铁上的时候,平时上班摸鱼的水群突然活跃了起来,按理来说大家这时候应该都在交通工具上补交或者开车才对,所以出于好奇我点了进去。
然后看见某个群友转了条消息,并说:“黑钟馗出实机了!”——我心想不可能吧,然后点开一看......还真是。

这梗主要是因为昨晚爆出来的一个视频,视频中一个女子看起来神志不清,抓住一名男童说要做游戏。然后路人发现她手上带着刀,貌似是想伤害男童,且随后该女子就做出了攻击状态,并一直发出尖叫,活像《求生之路2》的女鬼Witch。
好在有一名在她即将动手之际,有正义的兄弟站出来,将她迅速制服,并叫来了110,这才避免了事件流血升级——再结合最近《黑神话:钟馗》的首爆PV,网友们纷纷将其调侃为:钟馗捉鬼实机。

说到这里,我就想到了黑钟馗。
上周钟馗PV首爆的时候,居然没被大规模打拳,毕竟当年黑猴发售时大伙都看到了,从冯骥到杨奇,差不多往前10年的发言都被翻了个遍,但是这会儿黑钟馗来了,却是风平浪静,非常意外。
不过“拳击”不会消失,只会转移。黑钟馗没被拳,那说明一定有游戏在被锤。
那么这个可怜的“幸运儿”是谁呢?没错,就是前段时间公布PV的《古剑》。

不出所料,大部分言论都来自豆瓣的“女性玩家联合会”的认证了。
怕大家有点忘了,再介绍一下,这个组织就是上次对黑猴重拳出击的国内女拳,而且想进这个steam组,就要接受“清白验证”,这个验证的唯一纲要就是你的库存里必须没有黑神话。(可能还有朋友不清楚,具体可以看:Steam的“女性玩家联盟”,我看该叫审美霸凌联盟比较合适)

(豆瓣也是它们大本营之一)
正因为这个小组的各种奇葩言论,所以这个组的“壁垒”贴,转而变成了“鉴宝”帖,简单来说,这个组但凡是“壁垒”的,就都是值得玩的游戏。比如说举个反例:一直以擦边为卖点的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一直没被拳,结果暴雷。
这两件事出来后,国单圈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,那就是:“如果一个游戏没被这个小组打拳,那八成有点问题。”——荣誉认证了属于是。

那么它们是怎么对《古剑》打拳的呢?这次它们发明了一个词,叫做“含男量”;意思是《古剑》这个游戏男性角色含量太高了,虽然有女角色但因为过于性感,所以也都是为了“媚男”而存在,所以该作含男量高达99%。

讲道理,要不是这番言论出自豆瓣的“女性玩家联合会”我甚至都怀疑这是兄弟们反串才说出来的话.......因为角度和评价极其刁钻,特别是“含男量”这个词属于串子绞尽脑汁,不如纯子灵机一动。
毕竟有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啊——男人爱看女人,女人爱看男人。那么游戏里男性角色多,按理说对女玩家并不是一件坏事,何况《古剑》的主角正经是个帅哥。
当然,关于主角应该是男人还是应该是女人,这个小组都有对应的拳法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看一下,这边和文章主题无关,就不多展开了。

甚至于,里面还有人说《古剑》新作之所以变成这样,是因为古剑系列的核心认为,女制作人(邵)和女编剧(郑)离职了。是不是有:“我们女性好不容易把古剑系列做起来!结果被男人摘了桃子!”那味了?

讲道理,《古剑》被拳我觉得也挺神奇的,因为《古剑奇谭》系列其实一直因为画风和剧情的关系,被男玩家们骂是“女频”游戏。

从这你也能看出,为啥男玩家们一直骂古剑系列是“女频”的原因。
而且如果走“女频路线”没有问题,能赚钱的话,为啥古剑现在要换风格换制作人呢?这不就说明在这一块,这条路走不通吗。所以这不是摘桃子,这是破而后立。

也正是因为古剑系列在女频这条路上走得太远,导致很多古剑系列的男玩家并不信任该作,甚至有玩家认为这游戏可能首支PV只是诈骗,其实“含男量”很低,PTSD乐属于是。

所以也不排除,是制作组知道“被拳=质量认证”这事,故意去买了一批被打拳的黑稿,从而给男性玩家们一种经过了质量认证的错觉。

也不怪男玩家们应激,毕竟最近电影行业就发生了一件这种事.....那就是“某某山”,原本就是一部合家欢电影,在相关男性为主的游戏社区也有不少玩家推荐,但结果转手请了个傅首尔宣传......男玩家也有属于男玩家的PTSD。

当然,我原本怀疑里面应该也有兄弟们反串的,但是咋说呢。其实如果真是的男的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,毕竟那股“味”作为一个正常人(正常女玩家也包括其中)你是模仿不出来的。而且豆瓣这个小组审核也比较严密,男的想混进去并不容易——大多数兄弟反串都集中在 B站 贴吧Xhh等地方。

所以综上所述,《古剑》被打拳这事,只能说明一部分女玩家确实对其看不顺眼,而且制作组也有意“破而后立,不再走女频路线”。但这并不代表,这游戏真就会成为像“黑猴”一样成功的作品,还需要等游戏出来后再说。